发布日期:2025-07-25 10:44 点击次数:140
《以法之名》——权力的迷雾与英雄的坟墓
在这座名为“法治”的城池中,洪亮的身影如同一块老旧的招牌,挂在那一面涂着灰尘的墙上。它见证了多少的污秽与悲剧,却依旧无动于衷,屹立不倒。有人说,法治公正是司法的生命,而洪亮,似乎在这条生命的河流中漂浮得过于久远,最终连自己也开始迷失了航向。
曾经,他也许是那个与公正并肩而立的人,眼中有光,心中有火。可如今,站在海东省检察院的大厅里,听着那些原本应由他来审视的人发出的掌声,洪亮却已失去了那份曾经鲜明的理性与责任感。从“一三一枪击案”到乔振兴的二次尸检泄密,再到谢鸿飞的悲剧自杀,洪亮一错再错,犹如一列驶向深渊的列车,所有人都知道最终的结局,却依旧没有任何人能够及时刹车。
展开剩余80%那场历史悠久的“一三一枪击案”,仿佛是洪亮一生中的缩影。十三年前,洪亮、李人骏和乔振兴三人共同参与审查,却因不同的意见分歧,酿下了这场无法挽回的悲剧。李人骏认为证据充足,认为可以提起公诉,但严谨的乔振兴却表示证据链尚不完整,关键证人的证词中存在太多疑点。而洪亮,便站在了李人骏这一方,认定案件无需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。此举不仅让王大有从主犯摇身一变成为从犯,轻松逃脱了法律的制裁,更是为后来的一系列悲剧埋下了伏笔。
在接下来的调查中,乔振兴为求真相,追查“万海涉黑案”,与王大有再度相遇。此时,王大有早已成为了黑社会的庇护者,一桩触目惊心的丑闻逐渐显现。然而,乔振兴被困于黑幕之下,最终被迫承认自己为“黑社会保护伞”,并在一场看似意外的“溺亡”中结束了生命。
这位坚守正义的检察官,不仅自己含冤死去,他的妻子周梅和女儿乔怡然也因此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。周梅被学校劝退,乔怡然在学校的霸凌中沉沦。这个原本充满爱的家庭,在接连不断的打击中,已经无法再承受更多的苦难。
但在这一切的背后,洪亮却依旧没有站出来,勇敢地直面自己的错误。当他得知“一三一枪击案”的真相,面对“终身追责”的可能,他的反应并不是深刻的自我反省,而是选择在心底藏匿自己的责任,默默地为自己辩解。他不敢主动上交自查检讨书,而是依赖郑雅萍来分担责任。如此,谁还敢说这不是对自己责任的逃避?或许,洪亮心中唯一的寄托,就是通过查清“万海涉黑案”和“乔振兴自杀案”来证明自己无愧于自己,而避免可能的惩处。然而,越是如此,他越是陷入了深深的泥淖,无法自拔。
他所犯的错误,并不止步于此。乔振兴的二次尸检本是揭开当地黑幕的关键,而洪亮对东平市政法系统的保护,也许正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,才决定提前打电话通知李人骏,导致关键证据的消失。可以说,这一举动让案件的侦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,也让乔振兴的冤屈得以延续。
洪亮的所有行为,似乎都源于他对“程序”的漠视。他明知与谢鸿飞单独对话可能带来不可预见的危险,偏偏还是一意孤行,最终导致谢鸿飞的跳崖自杀。而在这场悲剧发生后,他依旧以个人英雄主义为名,独断专行,逃避了应有的纪律处分。他的种种失误,最终导致秦峰的死,而他自己,却依旧穿着检察官的制服,在同事们的掌声中,继续无所作为。
然而,这样的行为并没有为他带来真正的荣耀,反而让人们开始质疑法治的真正含义。在一桩桩丑闻与失误的背后,真正的英雄,似乎早已远去——那便是乔振兴,那个始终坚持真相、始终捍卫正义的检察官。
结局或许并不会让洪亮付出应有的代价,但至少,他应该意识到,真正的法治精神并非像他那样的自我辩解与逃避责任,而是如乔振兴一般,信仰法律、追求正义,并且始终坚信任何错误都应当被纠正。就如同真理最终会胜利,公正终将降临,我们每个人都应秉持着不畏艰难、不怕牺牲的精神,奋勇前行。愿正义的曙光终将照亮每一个坚持真理与公正的灵魂,愿这份希望如星辰般永远璀璨。
发布于:山西省